图片新闻

[光明日报]王焰新:保护地下水资源 防控治理刻不容缓
发布时间: 2018-05-12 21:20:44   作者: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必赢唯一官方网站张学海摘自《光明日报》)为应对地下水资源短缺,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周村镇在麦田进行喷灌作业。(新华社发)

       为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北京市市政道路使用再生水。(新华社发)

       为应对地下水资源短缺,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陈曹乡尚庄村用电动平移喷灌机为麦田浇水。(新华社发)


       水,乃生命之源;水文明,乃生态文明之基。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地球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当前却面临着超采和污染的双重严峻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可持续开发地下水资源、有效保护地下水环境,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内容,值得重视和关注。

不可或缺的资源面临沉重超采压力

    生命起源于水、人类择水而居,水资源一直都是人类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纵观世界五大文明发源地,无不起源于河岸、海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开篇描述的即是一幅水生态图景。无论是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还是国防建设、生态建设,都需要充足、优质的淡水水源。 

  然而,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水资源短缺国家。我国约五分之一的总供水量、三分之一的城市供水来源是地下水。在华北、西北广袤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往往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供水水源。

  一般而言,只有地下水开采量不超过其天然补给量,才能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然而,因为地下水依存度高、百姓节水意识和能力不够,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出现了地下水过度开采的问题。地下水的超采往往会引发地面沉降、河流干涸、湿地锐减、植被退化、海水入侵、土地沙漠化等一系列严重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据统计,我国已有超过50个城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且主要集中在人口相对密集的中东部地区。同时,上述问题也会直接威胁国家水安全,使得这些高度依赖地下水的地区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形势。

  因此,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维护水安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一方面,需要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制度优势,在充分发挥“南水北调”等重大调水工程作用的基础上,基于水资源等条件合理布局城市发展,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提升城市水资源管理能力与水平,降低城市地下水依存度;另一方面,发挥经济杠杆作用,提高超采地区地下水征收费用,采取各类举措引导百姓树立节水意识,并积极推进节水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广。

遏制水污染带来的健康危害

  生态系统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地下水不仅仅是重要的水资源,也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中的关键要素,对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化工等传统产业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地下水遭受污染的程度和范围不断扩大。曾经,农药化肥渗入、漏损的城乡管网导致生活污水污染、工业和畜禽养殖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废水等情况一度悄无声息地蔓延。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将补齐生态短板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各项举措扎实有效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可喜进步。但因地下水污染不易察觉、具有较高隐蔽性等特点,加之人们对地下水污染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对地表水污染的重视程度,使得部分地下水污染源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污染途径尚未根本切断,部分地区地下水污染程度仍在不断加重,新的污染依然在发生。2016年,原国土资源部对全国31个省(区、市)225个地市级行政区的6124个监测点开展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显示,超过60%的监测点水质为“较差级”和“极差级”。当前,我国地下水污染主要呈现出四大特点:总体污染严重;污染源种类多样、污染物成分复杂;区域差异显著;呈现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城市到农村的扩展趋势。

  地下水污染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极大。地下水往往无色无味,即便人类饮用了含有有害物质的地下水,也常常难以察觉,这些物质对人体的影响往往是长期的、慢性的。污染的地下水还会通过灌溉影响作物质量,进而影响人体健康。与此同时,地下水的污染还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健康”。地下水具有流动性,有害物质会伴随地下水流动而发生迁移,从而导致另一地区的地下水污染。有害物质还可通过地下水与地表水的相互作用流向地表,污染河流、海洋和土壤,破坏生态系统平衡。

源头防控是当务之急

  与地表水相比,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和修复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一旦受到污染,就很难治理和恢复,所造成的环境与生态破坏也往往难以逆转。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地下水污染具有长期性、复杂性、隐蔽性和难恢复性,其污染源点多面广,导致治理难度大;二是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薄弱、能力不强,无论是基础数据库建设、监管体系建设、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还是科技创新,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都明显滞后,与地表水污染防控工作相比也明显不足。

  鉴于地下水的治理难度,笔者认为,源头防控应作为保护地下水生态的当务之急。而源头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企业、公众等各类主体的共同参与,需要国家“从长计议”、规划先行。因此,笔者建议在《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正在推进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不断优化地下水环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2035”,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尤其是重点统筹强化地下水环境监测,建立全国统一的地下水监测网和数据库;着力推动全国范围内地下水环境状况的调查评估,全面、系统、深入地查明地下水环境质量及污染现状;建立完整意义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大监控和违法惩处力度;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积极发挥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积极利用多种媒介普及地下水保护常识,提高政府、企业以及公众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意识等。

  与此同时,对已有的污染也要抓紧治理。坚持创新驱动,加大对地下水保护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对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基础理论、核心技术、材料装备和管理模式等方面研究的支持力度,是强基固本、切实提升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能力的关键。因此,建议政府加大对地下水污染研究的核心学科——水文地质学的学科建设支持力度,着力培养一批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的地下水污染防治人才,加大科研项目布局和相关科研平台建设,着力解决地下水监测技术、评估方法、环境行为以及防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瓶颈问题,以创新驱动引领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迈上新台阶。

     (作者:王焰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水文地质专家)





 

上一篇:湖北省水环境污染系统控制和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研讨会召开